界面新闻记者 |
“2025年9月,我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自愿累计增持本行股份4,229,300股,增持金额3,190.20万元,占本次增持股份计划金额下限的106.34%,彰显对我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0月24日,华夏银行(600015.SH)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回应市值管理问题时表示。
10月23日晚间,A股首份银行三季报出炉,数据显示,华夏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降2.86%,比上半年降幅收窄5.09个百分点。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45863.58亿元,较年初增长2098.67亿元。
回应市值管理
华夏银行目前市净率为0.3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上证路演中心互动交流中,有投资者希望华夏银行管理层做好市值管理工作。瞿纲表示,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上市公司的市值和股价表现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该行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也十分关注股价走势。
“2025年上半年,我行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现金分红、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优化信息披露、主要股东稳定持股、董监高自愿增持等举措,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我行投资价值。”

瞿纲称,在利润分配方面,2025年上半年,实施2024年中期和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和分红比例均高于2023年;拟定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5.91亿元(含税),保持了现金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投资者分享经营发展成果。
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
在谈到资产质量问题时,瞿纲表示,2025年3季度末,华夏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拨备覆盖率较上半年末和年初略有下降。后续我行将继续强化资产质量精细化管理,按照有序处置存量风险、有效控制新增风险的原则,不断强化授信业务的准入、存续和退出管理,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多措并举,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全力压降不良贷款。同时,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确保拨备覆盖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8%,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7.40%,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42亿元。不过,该行拨备覆盖率149.33%,较年初下降了12.56个百分点。
瞿纲称,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行业领域主要有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采矿业、建筑业和零售信贷领域,与目前市场状况基本一致。对于房地产业务,该行将持续严格落实房地产协调机制等国家政策要求,一户一策做好存量业务的支持,积极推动存量风险化解,同时强化业务准入和过程全流程管理,完善业务策略,优化业务结构,做好差异化的管控,切实防控新增风险。对于政信类业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政策,严格业务集中度管理,推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同时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做好平台退出管理,强化风险管控。
回应营收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华夏银行单季营收193.59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5.02%,受此拖累,今年前三季度该行营收同比下降8.79%。
瞿纲回应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利息净收入基本稳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5.05亿元,同比减少78.31亿元。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虽同比增长,但占比有限,难以弥补利息净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下滑。
不过,今年第三季度,华夏银行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同时拨备释放也对净利润形成支撑,叠加存款规模增长带来的负债成本优化,推动单季利润逆势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