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养老金管理市场,太平养老、国民养老等养老险公司密集增资|界面新闻

国内快报 toodd 2025-10-29 22:42 1 0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历经一年半,比利时富杰对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养老的增资有了新进展。

太平养老近日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和变更股权的批复》,批准公司增加注册资本33333.33 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由30亿元人民币变更为33.333333 亿元人民币;同意比利时富杰保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认购公司10%股权。此次增资完成后,比利时富杰成为太平养老第二大股东。

早在去年5月,中国太平与比利时富杰集团在香港举行签约仪式,富杰集团拟向中国太平旗下全资控股的太平养老投资10.75亿元,获得太平养老10%的股权,双方公开表示将在中国养老金融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增资“补血”正在成为养老保险公司的集体选择。国民养老保险、泰康养老保险、恒安标准养老保险近两年来都有增资动作。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认为,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密集增资,是应对政策窗口、监管要求与市场竞争的结构性必然选择。在养老金融从‘制度建设期’迈向‘规模化发展期’的关键节点上,谁能率先完成资本扩充与治理优化,谁就更有可能在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抓住机遇,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顺应监管要求,瞄准养老金管理市场

除太平养老外,多家养老险公司近年来也进行了增资。

就在不久前,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国民养老保险增资项目。项目信息显示,国民养老保险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不超过5个,拟募集资金对应股份不超过4.71亿股,募资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主业发展。

此外,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于2023年末完成由原股东全额认购的2亿元增资;泰康养老保险自2023年起连续实施多轮增资,注册资本从50亿元一路攀升至110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养老险公司集体增资首先是政策的要求,监管部门要求养老险公司回归主业,提高注册资本,剥离非核心资产,监管部门希望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回归主业,在应对老龄化中有更大的作为。

2021年12月原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主业,专注发展商业养老年金、长期健康险等业务。2023年11月出台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要求养老险公司根据经营的不同类型业务逐级提高注册资本要求,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建立健全多元化资本补充机制。

同时,偿二代二期对资本要求更高,增资可提升偿付能力,满足监管要求。”王国军补充道。

增资能够提升养老险公司资本实力,增强偿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但太平养老此次增资显然不是出于偿付能力压力。截至2025年三季度,太平养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4.8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5.20%,偿付能力充足。其增资引进外资股东,或是为了更好的在养老金融市场发力。

某头部养老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境外养老金管理公司或者原有大股东看好中国养老金管理市场,为支撑旗下养老险公司更好发展,通过增资增加资本实力。

富杰集团董事长Bart De SmeBart De Smet曾表示,中国的养老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养老金市场之一,增长潜力巨大。太平养老作为中国重要的养老保险公司之一,是富杰集团把握中国养老金融市场机遇的理想平台。

养老保险公司也希望抓住市场机遇,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后快速发展,银发经济爆发,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业务扩张。当然要有养老保险公司引入外资或产业资本,以期获得管理经验和资源协同。”王国军对界面新闻表示。

抢占“第三支柱”蓝海

目前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24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

2024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行,初步形成以账户制为核心、多类产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包含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

上述头部养老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养老险公司积极增资是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养老保险公司作为核心参与主体,必须提前布局,储备充足的资本用以研发和推广相关产品,积极建设和运营相关的系统和服务平台。以此抢占第三支柱的蓝海市场。

朱俊生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在监管强调回归主业的背景下,养老险公司值得探索的是“第三支柱”增量部分。“一方面,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个人和家庭养老财富的积累,中国的短期储蓄占比也比较高,这些都为转化提供了基础。”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发现,目前在售个人养老险保险产品共82款,其中涉及养老保险公司包括太平养老、国民养老保险、泰康养老、新华养老四家,分别在售1、7、4、2款个人养老金产品。

但目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还有待发展。贝莱德建信理财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养老金金融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现阶段第三支柱运行情况整体平稳,市场化程度有序提高。但同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相比,目前第三支柱的参与人数和资金规模相对较小,普及率不高,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因其税收优惠力度有限,无法有效调动中高收入群体积极性;另一方面,仅用税优手段难以实质性触及中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型业态从业者。

图片来源:2025中国养老金金融白皮书

截至2025年6月15日,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超过1.5亿。白皮书显示,作为典型的中长期资金,养老金第三支柱积极入市,因其投资期限长,具备“耐心资本”的特性,可以更多地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随着可选投资品类的逐步扩容和市场化运作程度的加深,投资效率和收益稳定性有望得到提升,为居民的养老保障提供长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