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消费领域还存在哪些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 前瞻十五五⑤|界面新闻

社会快报 toodd 2025-10-30 11:38 2 0

记者 辛圆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对外公布。其中,第15条“大力提振消费”提到,要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关于地产的表述侧重于民生相关内容,比如,强调“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与此前的防风险以及“房住不炒”基调形成鲜明对照,后续可以对地产政策抱有更多期待。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在住房租赁、保障房、公积金使用和商品房交易方面均存在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首先,他指出,对租赁人口租房落户的限制,阻碍了租赁消费。

“尽管多数城市规定,既可以落户在房主户口上,也可以落到集体户,但调研发现,在房主户口上落户几乎不可能。另外,很多城市设置的集体户很少,还要求租赁满一定期限比如一年,还要提供租房协议、备案证明、无房证明等,流程复杂,尤其是跨部门办理时,可能费时费力。”李宇嘉说。

其次,保障房领域有三个不合理限制。他指出,一是公租房申请门槛较高,有的城市还停留在数年前,没有根据轮候库人群增长,结合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两类群体,实时扩大保障的范围;二是公租房供给不适应租客就业变动性加大的现实,跨区之间的公租房轮换机制没有实现;三是不合理的人才房政策限制了保障房的合理消费。

“很多房源仅限于给政府招引的企业职工或人才居住,而且一次性给到企业批量的房源,部分房源闲置,但该保障的人群得不到房源,导致一边闲置、一边嗷嗷待哺。”李宇嘉说。

第三,公积金使用方面存在两大限制:一是许多城市对公积金的使用设置了严格限制,如要求公积金缴存地、购房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一致,导致公积金无法在城市群、都市圈内自由流动,影响了资金对“职”与“住”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在转换条件、转换额度方面都有限制。

第四,李宇嘉表示,商品房交易方面也有不少限制。他举例称,二手房买卖中“带押过户”存在阻碍,主要是跨行的限制;“卖旧买新”中,银行对二手房评估价值的不合理,导致实际贷款额度打折扣;很多城市要求“人户一致”才能分享区域内的学位,即在该区域有产权住房,而且户口要落到这个房子,但这与现在人口流动大的现实不符。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界面新闻表示,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他进一步指出,此举将直接释放三类核心需求:一是新市民与人才的刚性需求,通过优化社保年限、户籍约束等政策,让长期在城市贡献的群体获得置业机会;二是改善型需求,通过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房产税试点等方式,解决家庭住房升级的政策障碍,提升居住品质;三是合理的跨区域购房需求,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上海若取消限购为例,预计可释放数十万套合理购房需求,带动装修、家电等关联消费增长超千亿元。”张大伟说。